查看原文
其他

老佛山通:区瑞芝90岁访谈录

话说佛山
2024-09-01


视频:黄志海1990年在佛山青云大街访谈区瑞芝


区瑞芝(1900-1994 ),原名尧楷,字宗钰,笔名风流记者、我是忠义乡人、忆燕楼主。原籍新会,世居佛山青云大街,是资深报人,佛山掌故、民俗、街史等著名作家,人称“佛山通”……



黄志海 31 年前(1990)对区伯的这次采访,即便所保存的图像质量不太行,但声音还算清晰。



区伯的南番顺(广州旧分南海、番禺,加上顺德,为珠三角中心区)口音,让我想起我阿爷(1902-1979)说话时就是这个腔调。如果不是大海兄留下如此珍贵的影音资料,恐怕民国一代广府人的音容笑貌,往后就只能凭想象了。(威 廉







1982年,文史记者区瑞芝勇担恢复秋色历史重任

 

1982年,佛山举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秋色赛会。这是新中国成立后,恢复传统的佛山秋色最大规模的一次活动,巡游中,信号灯、头牌灯、纱灯、走马灯、各色彩灯、秋色特艺灯以及台面、担头等,均有精彩的呈现。为了更好地还原秋色历史和巡游顺序,政府聘任地方文史专家区瑞芝为“佛山民间传统秋色赛会”顾问。

1982年,82岁的区瑞芝(左一)在整理秋色游行的舞“火龙”。/杨耀桐拍摄并提供


以耄耋之年,指导秋色巡游

据佛山非遗专家关宏介绍,1982年秋色是佛山市解放后,由政府牵头组织的秋色传统艺术第一次全面展示。区瑞芝不负重托,把所知的秋色历史、项目组成、艺术特色、巡游顺序以及特有名词内涵等,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,还亲自指导舞草龙的扎作和表演,因而受到人们的尊敬。

1982年秋色赛会巡游路线图。/图由关宏老师提供


1982年秋色巡游的小册子。/图由关宏老师提供

或许,现在的人们看区瑞芝当时所扎的火龙,并不精致,但它却关系着佛山秋色的历史起源。据佛山非遗专家关宏介绍,有关佛山秋色的起源,有一种说法是始于明代成祖永乐年间(公元1403—1424),初时由南海县一个乡间农妇将剥去果实的“菰”(俗名胶笋)外壳,扎成一条约尺余小龙,当时称为“草龙”,给家中幼儿或幼女用手握着龙身舞弄做玩具;以后由于儿女争玩吵闹,改扎成三尺余草龙,将细竹竿分插在龙的头、尾处,给儿女一同高举而舞。同时邻近农户主妇互相效尤,给儿女做玩具。

区瑞芝所著的《佛山新语》写道,由于孩童在街巷做群舞,当时俗称为“儿童耍乐”。以后大人们别出心裁,将燃着的香火插在草龙全身,群童回旋高低舞弄,比前好看,从此相沿,习以为常。人们随称为舞“火龙”;若干年后,乡村农民为庆祝秋季丰收,举行会景时,仿效“火龙”增长数丈,改用大人沿途举舞,且配以锣鼓,这时俗称“庆祝丰收”还没有“秋色会景”之名。

深熟佛山文史,他曾是一名优秀记者

区瑞芝(1900—1993),原名尧阶,字宗钰,笔名“我是忠义乡人”。祖籍新会,世居佛山镇青云大街。他曾在广佛两地做过多年记者,常年关注佛山,成为佛山文史专家。

据佛山市档案局记载,1923年,区瑞芝曾入广州《羽公报》担任南海、顺德两县驻佛山记者兼撰述员。任《南海日报》及南海通讯社记者时,以“我是忠义乡人”“忆燕楼主”等笔名,向广州市国华、越华、现象、公评四大报以及环球、商报、群星等12家报社投稿,还为各报副刊撰述民间掌故。他曾和钱天、吴宫曲、谈虎文等开办《霹雳》小报,自为主编。

1938年,区瑞芝任佛山《南粤报》记者。曾为副刊撰写武侠小说《悦诚堂》和地方掌故。抗战胜利后,他再任国华、越华、现象各大报记者,兼任佛山民报及黄埔、东风通讯社记者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他利用业余时间,走访四方收集资料,笔耕不辍。1986年佛山市开展修志工作,他积极为佛山市商业、金融、城建、文化、体育、粮食等各有关部门撰述、提供史料,曾被聘为“佛山市民间传统秋色赛会”顾问和佛山大学佛山文史研究室顾问。

文/佛山市新闻传媒记者束维









万虑丹心长啸苦,一怀明月大江清。
可怜壮骨生前恨,身后英名亦盛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一木一石生 题区瑞芝




  相关链接


“窃书不能算偷”,简公两递区瑞芝《佛山新语》校订本给我,喜不自胜!
区瑞芝先生的【佛山街道回忆录】
唔讲你唔知——佛山历代胜迹沧桑
从《佛山街略》看清代的佛山,话说佛山,关注佛山!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话说佛山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